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兴仁 » 历史沿革

兴仁朔源

  • 字体
  •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兴仁,源名于《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地处贵州省西南、黔西南州中部,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枢纽中心,全县辖14个乡镇和4个街道,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总人口52.8万。县境资源丰富,区位突出。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36亿吨,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有“兴仁煤海”之誉;黄金远景储量超过100吨,是贵州省首个工业产金县。南出越南等国直线距离约200公里,北上成都、贵阳、西出昆明、南下南宁十分便捷,是对接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是西江上游经济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作为盘江八县中心和南下广西、西至云南的必经之地,清朝中后期以来兴仁的两湖会馆、四川会馆、南京会馆、江西会馆曾商贾云集。清道光五年(1852年),县城贡生张国华一首竹枝词全面展现了县城商业的繁华:“家家儿女纺绵纱,民聚川湖俗尚华。竟日机房歌唱满,疏灯茶馆话生涯。”可谓“七省商财麋集”,兴仁也冠以“商城”美誉。
  兴仁县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生态良好,环境宜人。自然景观有碧草万顷的放马坪草场、气势磅礴的马宝树瀑布群、四季皆绿的三道沟万亩竹海、绚丽多姿的麻沙河、碧波荡漾的东湖生态园、古木丛生的真武山公园、雄奇险峻的梭江大峡谷等。“吉巴达文化艺术之乡”大山大野场,除了观赏“东方踢踏舞”之美誉的彝族“阿妹戚朵”,还可以感受到一个远古民族在七月火把节里的狂欢;素称“盛世苗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屯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和“二月二”布依铜鼓文化节,更能找到来自远古的声音和最为原生态的民族风情。
  从奔腾不息的北盘江走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兴仁渐渐成为盘江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近年来,兴仁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实现撤县设市、构建和谐兴仁”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产稳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三产活县”战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县为契机,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财政总收入完成12.7168亿元,较上年净增4.65亿元,同比增长57.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跨县部分)完成投资76.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9%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45.35亿元和25.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00元以上,同比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000元以上,同比增长14%以上。
  风光无限好,贤才聚今天。乍看锦绣兴旺地,正是风华正茂时!如今的兴仁,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坚持“东西兼顾、开发开放、敢为人先、奔腾图强”的工作理念和精神状态,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全力推进兴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兴旺之地,仁义之乡”即将呈现更完美的诠释!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