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兴仁 » 民俗风情

布依小打音乐

  • 字体
  •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布依族小打音乐

布依族小打音乐,是布依先民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民歌的影响下吸收布依“摩经”诵唱的旋律特点和其他民族音乐的艺术风格特点,经过长期不断的融合、充实、完善,使其在秦汉时期就自成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独具民族风格的音乐艺术。它是布依族传统的古老乐曲,是传递情感的语言音乐。

布依族小打音乐,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新马场乡、田湾乡、屯脚镇等布依族聚居地。

小打音乐在布依族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祭祖、开财门等习俗中都要进行吹奏。所用乐器有:月琴、胡琴、箫、木叶、碗、锣、钗、小马锣等。现遗存下来的小打乐曲调主要有过路调、敬主调、迎客调等几十种。其曲调婉转流畅、清新明快、活泼动听,多数都能填词歌唱并与布依族语言音韵亲密无间,“以歌代谱”是布依族先民们独具匠心的创造,是一种独特的“以歌释曲”的民间音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布依族小打音乐是布依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生动地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布依族在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布依族小打音乐及乐器制作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传心授。

小打音乐是布依族社会生活中流传最广、最为活跃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婚嫁、起房盖屋、迎送客人等习俗中,是不可缺少的礼仪角色。

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各村寨的小打音乐集中于院坝、月光下、篝火旁或草坪上,不断地进行交替演奏,伴随着欢快的歌舞声,节日气氛非常隆重。晚上,老人们在旁边喝酒、唱古歌、谈古聊天;青年们女吹木叶男吹箫,在交流感情,谈情说爱,场面非常壮观。

劳动之余或休闲时,不分时间、地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小打音乐起着自娱自乐的作用。

小打音乐演奏习俗和演奏形式是布依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小打音乐乐器有:

1、月琴(布依语为“奶板”Ndailbanx)属弹拨乐。

2、牛角胡与二胡相似,发音筒用牛角做成。

3、二胡(布依语为“奶延”Ndailyanz)属弦乐。

4、反弦胡(小二胡、与京胡相似)属弦乐。

5、木塞箫、(布依语为“莫闹”Mbosnaoz,长箫)属管乐。

6、缺口箫、短箫,属管乐。

7、木叶(布依语为“买菲”Mbailfaix)属吹奏乐。用有一定韧性、弹性的树叶吹奏,声音高而圆滑,在演奏中起主要作用。

8、碗(布依语为“得”Dex。手擦碗边发音,用于曲谱的节奏上):碗中装适量的水,用手沾水擦碗边或击抛碗所发生的声响而圆润,在演奏中根据曲调的快慢,用于稳定节奏。

9、锣、钗、小马锣属打击乐器。

布依小打音乐曲调,虽然与吹打乐相似,但所用乐器完全不同。在吹奏的节奏和个别音节上,一个古朴典雅、深沉忧郁,一个欢快活泼、婉转动听。

小打音乐内容简介如下:

一、喜事

1、过路调

意为:主家办喜酒,我们忙赶来,专为主家贺喜酒,过山过岭又过寨。

2、敬主调

意为:主人家,喜临门。族中寨邻笑盈盈,祝贺主家多添子,喜事临庭福满门。

3、迎客调

意为:快迎客,客人到,客人来了心欢笑,喜酒烟茶招待好,客人满意真荣耀。

4、上席调

意为:快上席、快上席,厨官快点做准备,四方亲朋已做好,好菜好酒敬客人。

5、换席调

意为:换席来,换席来,亲朋好入座,客人好入席。

6、离娘调

意为:离父母,别兄妹,离别爹娘我伤心,爹娘嘱托我牢记,时时不忘养育恩。

7、发亲调

意为:发亲发亲快发亲,吉时到了要出亲。敬请亲家做准备,准备好了就出门。

8、送亲调

意为:姑娘出嫁了,姑娘出嫁了,亲朋好友来相送,一路欢声乐融融。

9、谢主调

意为:多谢了,多谢了,热情待客真周到,主人有福儿孙孝,喜事美满乐淘淘。

10、送客调

意为:多谢朋友来贺喜,招待不好不过意,想留亲朋住一久,亲朋有事不久留。

11、谢厨调

意为:厨官好手艺,为办喜事费尽心,饭菜做得香喷喷,我们全家感谢你。

12、过寨调

意为:离爹娘,别家乡,花轿走在大路上,爹娘不要牵挂我,孝敬公婆记心上。

二、起房盖屋

1、立柱调

意为:主家要立柱,寨邻快醒来。人多力量大,把柱立起来。

2、上樑调

意为:外家欢喜送樑到,木匠吉时樑上好,立柱上樑把房建,儿子儿孙把福享。

3、开门调

意为:开财门,财门开,财源滚滚进家来,主家有福金满斗,恭喜主家发大财。

三、休闲调(布依小打音乐多曲多调,用于节日、喜庆和劳动之余,自娱自乐时演奏。)

例:丰收调

意为:庆丰收,丰年到,丰收锣鼓响云霄,五谷丰登粮满仓,男女老幼齐欢笑。

四、情调

是布依青年男女互相交往的一种特殊调式,一般男用木塞箫,女用木叶,仿布依语言的语气和音调,一问一答,相识、相交、择偶、倾吐爱慕之情,其问答的内容是互相要表达的心事,像说话一样的表露出来,这种曲调较多,因事而变,因情而变,因人而变,在布依族青年男女中普遍运用,其功能深深扎根于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感情交往之中,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语言工具。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