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八届州委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依托全州山地旅游资源,根据《贵州省山地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州民宿产业发展实际,高效整合全州特色民宿资源,促进全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万峰林”民宿品牌,推动“民宿+”多业态协同发展,助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特制定《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二、发展目标
(一)以万峰林民宿品牌为引领,到2025年,全州形成1个民宿产业聚集区和14个民宿集群的“1+14”布局,发展民宿达600家以上,限额以上民宿单位15家以上,等级民宿达300家以上,其中全国甲、乙级民宿达5家以上。
(二)1个民宿产业聚集区:以万峰林景区为依托的聚集区,涵盖万峰林街道办的8个村,到2025年发展民宿达350家以上。
(三)14个民宿产业集群:兴义市围绕玉皇顶景区在半边街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义龙新区围绕云屯生态体育公园旅游景区在七一村集中发展民宿30家以上;兴仁市围绕薏仁康养在薏品田园景区周边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围绕鲤鱼坝景区在鲤鱼村集中发展民宿10家以上;安龙县围绕招堤旅游景区在海庄村集中发展民宿30家以上、围绕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景区在梨树村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贞丰县围绕三岔河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在纳孔村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围绕北盘江大峡谷景区在董箐等村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普安围绕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在斗弹达吟社区茶源街道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晴隆县围绕史迪威·24道拐旅游景区在莲城街道南街社区集中发展民宿20家以上;册亨县围绕万重山景区在秧庆等村集中发展民宿10家以上,围绕板万布依古寨景区在板万村集中发展民宿10家以上,围绕陂鼐古寨景区在威旁、大寨村集中发展民宿10家以上;望谟县围绕蔗香滨湖康养小镇旅游区在蔗香村集中发展民宿10家以上。
三、工作路径
(一)把民宿纳入州县旅游相关规划,明确发展定位。
(二)制定民宿发展政策措施。一是探索制定规范民宿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二是支持兴义(义龙)、安龙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区。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宿集聚区、集群区域路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实现“三通”(通客车、网络、物流)、“五有”(有文旅驿站、购物场所、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
(四)支持民宿行业自律。一是推动成立州级旅游协会民宿分会;二是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推进民宿产业数字化建设。抓住民宿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探索数字技术融入民宿行业。
(六)加大民宿产业招商引资。一是开展“知名企业走进旅游重点村”活动,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发经营民宿产业项目。二是谋划重点民宿产业项目,做好民宿项目、品牌推广。
(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是把万峰林民宿品牌作为“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宣传推广的重要内容。二是深耕品牌营销渠道。
(八)强化民宿规范管理。一是指导民宿经营主体落实安全责任。二是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门进一步优化证照办理流程。
四、核心或重点内容解读
(一)民宿产业发展主体与业态相关内容。推动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引导高校毕业生、城乡居民、返乡人员等参与民宿开发经营;鼓励当地村民和外来投资者利用现有住房进行改造开办民宿;引进头部民宿品牌企业、知名平台公司、专业化团队参与打造民宿示范项目;支持传统村落、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民宿聚集区和示范区建设。引导和鼓励“民宿+康养”“民宿+文化”“民宿+运动”“民宿+研学”“民宿+农旅”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二)民宿产业发展保障相关内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州民宿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把握全州民宿发展方向。二是强化资金保障,通过向上争取和州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方式扶持民宿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宿项目。三是强化人才保障,依托专业院校(系),加快培养民宿管理和服务人才,开展民宿管家业务培训。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对民宿项目开发的支持力度,做好水、电、地,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的统筹和保障。
五、文件实施时间
自印发之日起施行。